社会发展的前提是稳定,而稳定的坚实基础是生产发展,经济运行正常,人民生活有保障,政治局面稳定。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文化建设对于社会稳定的作用。从“法轮功”邪教对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威胁的事实看,文化建设对社会稳定有着特殊的作用。
一、文化建设注重形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促进社会稳定。一般来说,社会变革必然伴随着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震荡。调适人们的心理,整合人们的心灵,仅靠政治和经济手段是远远不够的。文化建设对于调适人心、稳定社会具有特殊的意义。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文化建设可以促进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主导型价值观的形成。在经济转型期,存在多种价值观念。但是在众多的价值观中必然有主导型价值观。在选择和形成社会主导型价值观的过程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理论探讨、舆论导向、建章立制、道德规范等形式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打破平衡,鼓励竞争,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但也伴随着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成为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文化建设在这里可以起到矫正作用。根据我们国家的传统习惯和现实状况,文化建设促进社会选择和形成的主导型价值观应该是强调社会公平、社会互助和社会和谐。这种价值观关注分配的公平性,反对两极分化,使社会对强势群体的肯定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对弱势群体提供适度的价值支持和心理关怀。这种价值观可以缓解和消除社会成员间因摩擦、矛盾和隔阂引起的离散和不稳定现象,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社会肌体的整合性,从而达到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目的。
二、文化建设通过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促进社会稳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支撑完整文化价值体系的两大支柱。科学精神客观公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精神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品格,它能使人们在思想和行动中获得理性的自觉,在灵魂深处与违反科学、违反理性的因素作斗争,使人们在行动上敢于为真理和正义而奋斗,敢于坚持真理,摒弃危言耸听的鼓惑和单凭激情的喧嚣,不做情势和情绪的俘虏。很难想象一个真正具有科学精神的人会被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俘虏。人文精神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如“人文化成”的创造精神,“刚柔相济”的辩证精神,“究天人之际”的艰苦探索精神,“厚德载物”的道德人文精神,“和而不同”的文化会通精神,“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生生不息”的创新与发展精神等。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建立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两大支撑点的完整的当代中国文化价值体系,是促进社会稳定,保证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
三、文化建设通过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社会稳定。马克思说:“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页)就是说,人的一切活动,都只能在社会的物质、精神生活关系以及政治、思想关系中进行。人只有投入到社会关系(当然包括人际关系)中,并使自己一定程度地社会化,才能积极地展开他的生命活动。然而经济转型,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格局大调整,一方面使人们的精神焦虑加重,生存难题凸现,另一方面人们相互交流的耐心和机会越来越少,社会生活中冷漠和功利型的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投入,于是,封闭感和失落感渐渐产生。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正常投入一旦受阻,必然要寻求其他方式和途径来调节。这显然是邪教“法轮功”被一些人当作可以期待的承诺而受到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因此,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如何对社会的稳定与否关系甚大。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文化理念、文化环境是其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文化建设对形成怎样的人际关系具有很大影响,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首先,文化建设注重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为建立积极进取的协作型人际关系提供思想动力和文化支持,从而促进家庭、邻里和社会的稳定。其次,文化建设注重整合优秀民族文化基因,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增强人们之间的亲和力和融合力,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再次,通过文化建设,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意识对人的行为的掌握,是通过人们对道德原则、规范的自觉践履实现的,而文化是这种道德实践的有力支持系统。社会经过文化的手段,使人们在道德教化的传承中受到薰陶,确立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建立起具有自我约束力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